科研处
 首页 | 部门概况 | 科研项目 | 科研管理 | 科研成果 | 校史文化 | 学院科协 | 职教理论 | 学院首页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学报>>正文
论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2013-12-30 16:46 学报编辑部    (点击: )

——2014年第1期特稿

孙玉华

 (黄冈市税务学会   湖北  黄冈   438000)  

摘  要: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卓越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要提高满足度和教学质量并加强三大管理。从这三个层次各有侧重地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发展本义  提高“满足度”  教学质量   管理内涵

中文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4-2

作者简介:孙玉华1959 ),女,湖北黄冈人, 经济学硕士,黄冈市税务学会常务理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一、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它有“量的发展”与“质的发展”两个方面。量的发展,人们往往称之为“外延发展”,主要是外在的、形式上的积极变化;质的发展,称之为“内涵发展”,主要是内在的、本质的科学性与先进性[1]。由于中国特有“量之不足”的现实状况和激励机制作用,人们一般只重视外延发展,对难度较大、相对科学和精密的内涵发展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高职院校的外延(量的)发展是指:学校房地产规模、在校生规模、教职工人数、教育教学设备与设施规模、学校财务收支规模、毕业生就业率等量的提高。从形式上看,就是房产的新旧程度和设计的新颖性、校园的园林布局与绿化、教职工和学生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现代化、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教与学的国际化程度等。

而内涵发展,是在一定量的基础上,审视其“满足度”和效果[2]。例如外延发展的前三个大项目,从内涵发展角度看:地产,要看师生人均土地面积,除房产、道路、公共设施占用场地外,可自由活动的人均土地面积,绿化面积。房产,要看师生人均居住面积,教室生均面积,图书馆人均面积,办公场地人均面积,学生实习、实验场地生均面积,学生实习、实验的设备、设施规模与年均、生均投资额,师生公共生活设施项目与人均面积,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项目与人均面积。在校生规模,就要看学生是否全部是统招生,高考分数线的高低,学生来源地的广泛性、民族性、甚至国际性,学生在系与专业之间分布结构的合理性、遂愿性。教职工人数,就要看教师与职工之比,教师与在校生之比,高学历教师与全体教师之比,高职称教师与全体教师之比,教师年龄结构,教师教学成果和水平,教师科研成果和水平等等。

由此可见,发展的本质属性是内涵发展,没有内涵发展只有量的扩张是盲目地繁殖。内涵发展是量的发展科学,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的发展,首先要有一定的量(院校数和院校规模),然后,才能在“满足度”上下工夫,进而在提高“最终产品质量”(教育教学效果)上深入发展。

高职院校量的发展由其“定位”决定的,一方面,其量的发展与社会需要就业人口量的匹配性、适应性决定;另一方面,要看院校的物质基础设施与在校生规模的匹配性、适应性。前者,决定高职院校的设置和招生计划,后者,决定高职院校招生与教学规模。

我国高职院校近十年的第一轮发展,基本上处于量的发展状态。对其基本估价是:职业教育还没有满足社会就业人口的需要[3];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完成第一轮发展(“物质基础与学生规模的匹配性、适应性”)的任务;少数先进性院校,初步进入到第二轮(“满足度”与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的轨道上。作为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在国家招生计划一定时,其量的发展规模并不大,主要是完善、匹配与适应,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在特定就业人口高峰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涉及投资体制的制约、国家财力分配结构变化、收费政策的变更、政府调控的力度、院校发展观念调整等多种因素,没有必要占用高职院校决策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逻辑地抓好高职院校提高教与学的“满足度”[4];研究如何提高教师质量、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引进、规范、数字化(教学、行政、后勤)三大管理 [5]。就是内涵发展,就是质的提高。

 

二、提高“满足度”的内涵

满足,是一个量的概念,一般指人类消费物品量的主观感受;“满足度”就是其感受的程度。在物质消费中,这个“度”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的消费,没意义,只有相反的效用;在此点之前的消费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满足度依次递减,直到临界点为零[6]

高职院校的消费品有两类,一是师生生活和教学物质消费类;二是师生对文化科技知识的“消费”。前一类消费的满足度仍属于量的范畴,后一类消费的满足度是内涵发展质的规定性[7]。这里,只就前一类消费进行阐析。

师生生活和教学物质消费满足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生活物质消费、教学物质消费的物质基础性设备与设施的满足过程,适应过程,物质资源充分利用过程。人的消费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师生生活和教学物质消费,必然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消费,既不能超越社会发展进程贪大求洋,搞奢侈消费,也不能一味地讲究“艰苦创业”落后于社会进程的消费,更不能抱着“先生产,后生活”——结构失衡式、传统消费观念不放,要做到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师生教学和生活多样式、多项目的需要。

第一,学生个人生活设施,不能过分奢侈。如标准化学生公寓,一律四人间,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电话、电视、宽带网线进宿舍。这种“一律”就是过分,标准化公寓,实际上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对有的学生是改善学习和居住条件,有的成了富家子弟享受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少睡多玩(也不排除少睡多学)。学生是一个纯消费者,过早的物质享受不利于激发奋斗精神,树立吃苦意识。学生宿舍,是一个小集体休息与学习的场所,不完全是私人空间,对宿舍的管理是必要的,完全交由社会商业化管理对育人不利。同时,低收入家庭子女住不起高收费的公寓,他们宁愿住,低收费、68人间的大宿舍。

第二、学生公共生活设施,重适用不在于豪华。如食堂、澡堂,没必要像星级宾馆一样的豪华设计与装修。食堂关键是要提供合乎各地学生口味的饭菜,而且价低、味好、卫生、安全。这些,比豪华设计与装修更重要。

第三、教师的生活物质消费,要实现货币化、社会化。学校只根据需要提供教师的午休、备课场地就行,住房、福利等等都可以货币化。

第四、教室和图书馆公共教学设施越现代,越好[8]。教室和图书馆是学生主要学习场所,其设计的科学性,设备配置的现代化,使用起来的方便性、自由度、通风、采光、安全度要高,布置要有品味和民族文化氛围。甚至,可以配备暖气和空调设施,提高学生学习场所的舒适度。图书馆重在藏书量,管理的现代化,借阅流通量、方便性、自由度,图书购进的及时性、信息检索的快速性、广泛性、服务的满度等。

第五、现代教学设备配置要科学合理。教师的微机配置,根据需要人手一台;教室和教师办公、备课地都能随时上网。学生公用微机必须满足学习需要,不能据学生自备微机率来考虑,要经过实测,确定不同专业学生公用微机数与在校生的比例。教学设备视财力状况,尽可现代化,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便利、节约学习费用。但,也不是越先进越好,如投影教学没必要100%实行,对某些手工操作性教学和文科课程教学,没有黑板和粉笔的教学效果好。

第六、实验、实习场地和设备、设施得在适用,不要过分追求项目齐全。高职教育是行为知识教学,实习、实验教学不可或缺。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这方面的投资不可能完全满足,因为教学内容是按全社会某一职业全部工种设计的,即使一个专业办一个工厂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一个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实习、实验教学需要[9]。只有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满足基本技能教学需要为准,否则就可能出现大投入、小利用,多投资、多闲置的现象。所以,要么,采用传统只法办附属工厂;要么,与社会“联姻”,广建实习基地;要么,以专业基本技能和专有技能项目教学需要为原则,以教会为准绳,通用技能以熟练为终点的方案实施。在学校不能实习、实验的项目,在社会实习、实验中安排。否则,高职教育的生均投资额比普通本科教育更高。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

师生对文化科技知识的“消费”效果就是教学质量。质量就是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科技品质;二是个人修养品质[10]。学生的品质受教师品质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师品质,高职教师的起点学历必须是普通本科以上,少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适合教学的原专科毕业的,也可以充当高职教师。在中国,21世纪初的“人才高消费”状态下,除极少数与社会争人才的紧缺专业外,新进教师必须是研究生毕业以上的学历。并不是说高学历就一定有高品质,在理论上高学历就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科技品质的基础,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对高校进人的高学历要求,是世界上的普遍规律[11]

教师个人修养品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靠个不断修养;另一方面,靠明确、具体的守则来规范和学校严格的纪律约束。教师的政治、思想品质修养与文化、科技知识修养一样重要,二者共同构成高校的核心竞争要素。其核心体现在它决定学校声誉和报考群、就业率,大学的区别不是校园的区别,而是教师的区别,试设想北京大学的教师与某一大学的教师互换的话,某大学就立即成了北大。

提高教师的品质,除上述的学历基础外,一要有教育大师的“大爱”,容教师的“不端和非正常行为”,大学里的“大才”总是那些怪才、偏才和专才的集合,没有“大爱”就不可能留住真才。二要有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条件、氛围和物质基础。三要有合适的普遍激励机制,还要有容后进机制。四是要有一批有自己的思想、遇事总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的理论人才,科学技术带头人。五是教师要是学校最受尊敬的人,待遇最高的一类人。有了这五条,这所学校必然处于整体上升趋势。

当然,有较好的教师队伍,如无限制的扩招,老师每周十几、二十节课,要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可能。另外,教师队伍也要老、中、青和高、中、初的年龄与职称结构,最重要的还是有合理的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专业和学校的忠诚度,并使其永葆积极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提高学生两个方面的品质,就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标准。学生品质的提高,是一个知识与修养的内化过程,原有品质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决定毕业时的高度,不论生源品质,只争生源数量的生源争夺,是原始的生存性竞争,发展性竞争的是高质生源。“高质生”不是高考高分,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高。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两个品质。在我国社会和高校里,认为读书就是为增加文化科学知识量,这是中国落后总根源。知识量的增加故原重要,更重要的是怀疑原有知识,发现旧知识的缺点,探索新知识,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做人与做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人类创造的文明分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认知理论”系统,一个是“操作行为”系统。掌握“认知理论”系统知识的人一般为“劳心者”,掌握“操作行为”系统知识的人一般为“劳力者”,中国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鄙视“劳力者”成为中华民族的潜意识,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却需要大量的“劳力者”,以操作技能为教学核心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决不能受到这种潜意识的左右,坚持自己的“定位”,专业设置、技能选定、教材编写、教学安排等等,有自己的特色,有真实的市场调查依据。

高职生的文化科技品质提高,最终要是操作技能的提高,“理论教学够用就行”,重在技能教学和培养怀疑知识,发现知识,探索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习惯。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加重个人修养教育,如: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宽以待人,严于律纪,诚实守信,讲整洁、尚勤俭、从朴素等基础观念的灌输与训练。

高职生质量的提高就在于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和人品教育。

 

四、加强“三大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科学,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它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第一、是协调资源。第二、各种管理职能是协调的手段。第三、管理是有目的的过程,协调资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12]。管理的核心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管理者应当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在一个组织中的人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使人们相互沟通和理解,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高职院校的管理主要是教学、行政与后勤三大管理。教学、行政、后勤三项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的,行政与后勤是为教学服务的。

在高职院校里协调人际关系的关键有四点:一是教学、行政、后勤三大块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二是行政、教学行政与教师之间工作上的协调;三是院、系、专业之间相互支持与竞争的协调;四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对学校定位、观念、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协调。这四个方面协调的突破点在于引进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对三类人员的明确分类:即分类制定工作职责和规范;分类确定考核目标、工作细则和奖惩办法;分类确定工资待遇;分类制定进入标准。在于树立教师在三类人员中的最受尊敬的位置,确立行政、后勤人员的服务位置,强化行政、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在这两点如没有突破,协调起来就没有原则、没有标准、事倍功半,尤其是国有高职院校。

管理者应当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人的积极性有无穷的力量,待遇是激发积极性的原动力,能破坏这一原动力的是人际关系和尊重两大要素。人际关系,受个人“情商”高低的影响;能否受到尊重除个人因素外,所在单位的氛围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智商高的人,情商就相对要低,情商高的人,智商的发挥相对要低一些。教师要智商高的人,行政、后勤要情商相对高的人,这是用人的一般规律。

    现代管理手段的充分运用,如校园网,既有利于工作规范又有利于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办事效率,要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信息化。

此外,领导者要不失时机地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即长期目标短期任务明确,使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小目标和整体大目标,做任何事都有程序和规范,尽力使人们相互沟通和理解,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名梁.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特色若干问题研究 [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04

[2]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袁美芬.美国职业技能培训考察 [R].成都教育信息网,2004年12.

[4] 麻省理工学院网页http://web.mit.edu,2005-09-22.

[5]刘永刚.麻省理工学院[J].民办教育研究,2005, (2):105106

[6]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杜慕群.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以工厂制造企业为例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10]杨善星.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J],管理现代化,2003,(19).

[11][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美]亚瑟·A·汤姆森,A.J·斯迪克兰迪.战略管理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研处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3-2362129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