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的概念源自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赛(S.C.Bradford,1878—1948年)在1934年发现的文献离散规律,该规律可以通俗地表达、为“二八定律”:即某学科领域中80%以上的文章通常集中出现在该学科的20%的期刊内。这20%的期刊被称为“核心期刊”。其意义在于,图书馆只要采购了这些期刊就能基本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了。人们后来发现,“二八定律”其实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普遍性规律。
美国人加菲尔德(E.Garfield,1925— )则在1960年早期提出了利用影响因子来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创建了SCI(Sciene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一种期刊在某一年的影响因子被定义为:当年SCI源期刊对于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应用次数与论文篇数之比。有关学科领域中影响因子相对较高的期刊就被当作“核心期刊”。于是就有了“SCI核心期刊”的说法。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16期第121—122页 王善平的《“SCI核心期刊”政策推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