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省科协《关于开展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市科协《关于开展渭南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科协积极组织各二级学院及有关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行动。
——开展科普主题宣讲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普及中医养生知识,3月5日,我院中医养生协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走进中医药实训室•探寻经络奥秘”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对中医感兴趣的同学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共同感受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3月26日下午,我院美育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非遗麦秆画知识讲座,邀请到富平麦秆画传人杜娟主讲。现场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150余名学生参加。
为关爱女性师生健康,提升大家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4月10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关爱女性健康”主题讲座。特邀护理学院副教授胡文波主讲,各二级学院500余名女生参加。学生处处长罗峰主持。
4月23日下午,我院美育中心在高新校区综合楼205教室举办了“美育浸润行动”之“青・蓝书苑”大讲堂第六期——品读校园建筑与园林的动态美学专题讲座。讲座邀请农林科技学院院长杨世选主讲。农林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师范学院学生参加。师范学院院长、美育中心主任郭楚伟主持。
4月23日下午,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我院与临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瑧萃专利代理事务所联合开展“智汇高校创新与知识产权护航”科技之春活动。本次知识产权进校园科技之春活动,不仅向广大师生科普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认识,更能为我校科技工作者在盘活存量专利方面精准发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送技术、送服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3月18日,我院教师市科技特派员张勃伟博士在富平县到贤镇灰刘村和半条沟村开展奶山羊科学养殖和疾病防控技术服务。
3月19日,我院教师省三区人才曹晓倩到富平县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柿小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服务,针对柿子发酵液(即柿漆)的品质提升、加工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讲解与专业指导。
3月30日,我院教师市科技特派员张勃伟博士在富平县到贤镇小惠村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3月30日,我院教师市科技特派员孙占育副教授到安里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日光温室菊花花期的肥水管理及向日葵播种育苗技术指导,到安里镇翟书民家庭农场进行日光温室樱桃果实膨大到成熟期的管理及温室西甜瓜整蔓技术指导。
4月17日,我院教师市科技特派员农林科技学院蒋宝教授、孙占育副教授到庄头镇澄城润强大樱桃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开展设施樱桃生产栽培、采摘包装、运输加工及销售的调研指导,在安里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日光温室非洲菊缺铁黄化病防治的施肥管理及向日葵初花期管理技术指导。
——科普走基层活动
为深化结对共建成果,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4月17日,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部分党员赴大荔县埝桥镇南黄村,与南黄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产业兴 红色传承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产业调研+暖心慰问+红色教育”三大实践课堂,推动组织共建、思想共鸣、发展共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4月18日下午四点,“潮剪生花--秦东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在吾悦广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渭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我院科协联合举办,依托渭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项目“秦东非遗朝东未来——非遗文化展演”,积极对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有项目主持人关永萍老师、项目组成员张爱荣、何江老师以及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书画专业、动物医学等专业的20名同学。
——我院开展2024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渭南赛区比赛预赛活动
根据《渭南市科学技术局、渭南市教育局、渭南市总工会、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举办2025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渭南赛区比赛的通知》要求,我院4月18日下发了《关于举办2024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预赛渭南赛区比赛预赛的通知》,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评审专家组打分,我校对接渭南赛道择优推荐优秀选手。
——开放我院实验实训室、3D打印中心,普及科普教育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4月2日,北塘实验小学副校长刘贤一行来我院开展围绕借助高校科普教育资源为小学生搭建中医药文化学习与体验的立体化平台研讨专题交流座谈。学院科协相关老师参加会议。我院将积极开发高校中医药科普教育资源,开放科普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中医药主题研学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紧密结合。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3月—4月我院中医药实验实训室、3D打印中心等面向公众开放,致力于加强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提升公众知识水平,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后期,我院将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开展一系列“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送健康” 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公众全面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